欢迎来到宁波远泰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简体中文 English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舟山保税油哪来的底气敢“对飙”新加坡?

发布时间:2017-09-22

9月18日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海运圈聚焦的记者也有幸也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全程参加了下午的平行论坛“国际海事服务的创新和发展”。这次论坛由舟山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承办,上海航运研究中心真虹秘书长主持,邀请了浙江海港集团,BP Marine,嘉能可,Bimco和中燃和舟山综保区等重量级嘉宾发表主题演讲。舟山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韦晓虹女士作了“优服务 降成本 打造船东首选的保税油供应中心”的主题演讲中提到,并提出明确的目标:2017年实现保税油供应量翻一番,200万吨,实现全国保税油供应第一大港的目标,并在2020年实现保税油供应量500万吨。

  舟山要打造东北亚保税油供应中心的事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今年6月28日举行的2017中国船舶管理技术高峰论坛的时候舟山保税区的许琰副主任就做过有关的主题演讲,甚至还喊出了“舟山要对飙新加坡”的豪言壮语。

  但是谁都知道,别说舟山,整个中国大陆地区保税油的供应量与新加坡比也是有数量级的差距。中国船舶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厚刚先生在这次论坛演讲中展示的这幅图中的几个数字格外“刺眼”。2016年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船供油的量才842万吨,而新加坡是4860万吨,数据充分说明了对比的悬殊。


  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舟山政府如此的底气和自信,要把舟山打造成东北亚保税油供应中心,甚至“扬言”要对飙新加坡呢?

  听完这次论坛的众多嘉宾的讲演后,我们自然可以找到舟山的底气究竟有哪里了!

  一 船流量有多大 决定加油需求空间有多大

  我们知道如果开个店,选对地段是成功的最关键一步。人流量决定了生意的空间有多大,再好的店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也不可能生意红火的。而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亚洲燃油加注的中心,当然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正所谓“咽喉的咽喉”。下面这张来自MarineTraffic的2016年新加坡附近海域船舶AIS轨迹密度图完全可以说明这点,图中越红的地方密度越大。可见每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船舶密度有多恐怖!



  但是毕竟宁波-舟山港是连续8年的世界第一大港,而上海很多年来都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再加上全球最繁忙水道-长江的入海口接邻舟山,舟山又是中国南北航线的中心,经过中国的7条国际航线有六条经过舟山,因此每年经过舟山的船舶应该比新加坡只多不少。只要看看下图,同比例的2016年舟山附近海域船舶AIS轨迹密度图,就很清楚了,是不是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



  经过舟山的船舶如此之多,说明潜在的船舶供油的需求空间非常的巨大。但是很尴尬的是每年实际在此供油的船舶却只是新加坡的一个“零头”。

  二、价格是硬道理

  有了好的地段也不是就一定生意红火的,吸引用户的长期光顾当然需要产品价廉物美。新加坡的油价基本上是除了俄罗斯之外全亚洲最便宜的,舟山保税油虽然在中国大陆地区价格是最低的,但与新加坡比还是会有10-20美金的差距,这些年经过舟山政府的不断努力这个价差也在不断在缩小。

  就像舟山综保区的韦主任在论坛上讲到的燃油费用占到船舶运营成本的30%—60%,是船舶最大的成本项。燃油成本的占比这么大,船东自然对油价很敏感了,价格高就成了硬伤。她说舟山要瞄准两大痛点解决关键问题,一个就是燃油价格问题,另一个是供油效率的问题。

  新加坡燃油价格低是因为新加坡不仅是因为马六甲海峡这个世界能源运输咽喉,也是世界炼油中心之一,亚洲石油贸易枢纽和石油产品定价中心。石油的储备、中转、贸易、冶炼和加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宁波-舟山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储备和中转基地,据浙江省海港运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宏先生在论坛上介绍,2017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原油接卸量3806.7万吨,是国内最大的原油中转基地。当前,宁波舟山港域已建、在建和规划的 25 万吨以上级油品泊位共 13 座。集团计划到2020年形成1600万立方米的油品储运配套能力和10800万吨的原油吞吐能力。而舟山综保区的韦主任也介绍到舟山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进行时。


图片来自浙江省海港运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宏演讲 “立足港口一体化 依托自贸区优势服务油品全产业链”截图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的深度发展,未来宁波舟山港极有可能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储运中心、加工、贸易中心。

  从舟山综保区韦主任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降低保税油价格这个问题上,舟山政府已经作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也使舟山保税油的价格稳居全国最低,与韩国釜山持平,甚至更低。

  舟山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引入竞争,二是突破不同税号保税油调和业务。中国保税油供应长期以来被中燃和中石化等几家国有企业垄断,竞争严重不足,这也是导致燃油价格偏高的一个原因。舟山首先努力突破政策限制,6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理暂行办法》实施,国务院首次将区内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下放至舟山市人民政府。6月8日华信、浙能等四家企业首批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资质。7月28日四家企业之一的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完成首单保税油加注业务,之后新加入的四家企业的保税油加注量快速增长,竞争导致舟山燃油价格显著下降。

  另一个重大的举措是突破不同税号保税油调和业务。2017年8月4日上午,位于新城长峙岛的兴中岙山油库,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实施,成功开展了我国首单不同税号下保税油调和业务。此次调和采用100吨轻质油MGO和900吨重质油RMG500CST在兴中库D05灌进行混兑,调和成满足国际船用油市场的通用品质标准的380CST,从而实现产品的升级优化,油品价格每吨可降低5美元。

  

图片来自中燃总经理孙厚刚主题演讲 “中国船供油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截图


  三、做好服务是突破口

  我国保税油加注量之所以与我们的海运大国的地位极其不相称,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与加油效率上。船舶的时间成本巨大,所以不断提高供油效率无疑是突破口。

  除了之前推出的“外锚地供油”,“一船多供”等措施,舟山又实现了燃油加注“一口受理”,先申报备案后审核核销,进一步简化了审批流程。基本上可以做到船到即加,加完即离的要求,逐渐向新加坡和香港等看齐。

  随着加油量的增大,舟山保税区还在不断开辟新的供油锚地。韦主任也介绍到最新开辟了避风效果更好的秀山东锚地用于燃油加注,并且不强制引航,这样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天气因素对燃油加注的影响。
  

来自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韦晓虹女士演讲 “优服务 降成本 打造船东首选的保税油供应中心”截图


  舟山在打造东北亚保税油供应中心的努力也已经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8月份保税油供油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幅达69.5%。

  舟山地处全球船舶进出最密集的海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航道和锚地资源,又是全球最主要的修造船基地,从地理位置来看一点不逊于新加坡。同时舟山又是中国最重要石油储备、加工、转运、贸易基地,中国最大的保税油储运基地。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家级的新区和又是浙江自贸区的承接地,在政策上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虽然目前和新加坡在燃油加注的量上差距巨大,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完善服务,就可以逐渐缩小差距,舟山有朝一日“对飙”新加坡也真的不是不可能的事!